7月份看板人物—林玫吟副教授

淺談央行獨立性:從川普抨擊Fed到東亞匯率干預

  【新聞一】2025年1月,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頻頻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發表強硬言論,要求立即降息以因應疲軟的就業數據,甚至公開放話考慮在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任期於2026年屆滿前將其提前解職。然而,聯準會在2025年5月召開的政策會議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目標區間仍為4.25%至4.5%。聯準會聲明指出,儘管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但整體表現依然穩健,失業率仍處於低位,通膨雖略有回落但尚未穩定,因此目前無需急於調整貨幣政策立場。雖然川普不斷對聯準會喊話、施壓,鮑爾堅決表示利率決策必須基於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壓力。

  【新聞二】在台美貿易談判持續進行的敏感時刻,外匯市場出現劇烈波動。2025年5月2日與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32.10元急升至盤中高點29.59元,兩日內單日升幅均逾4%,引發市場劇烈反應與恐慌情緒。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親自出面說明,強調央行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相關事務,美國財政部亦未向台灣施壓要求新台幣升值。此次匯率波動,主因在於禿鷹基金的市場操作與投資人預期心理作用。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包括新台幣與韓元在內的亞洲貨幣普遍走強。韓國銀行總裁李昌鏑亦公開指出,美方確有施壓亞洲國家使貨幣升值之舉,市場對此波匯市變動多有議論與關切。

    近期美國與台灣分別發生的兩起事件,再度引發學術界與實務界對「中央銀行獨立性」(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CBI)的廣泛關注。所謂中央銀行獨立性,指的是央行在制定與執行貨幣政策時,能夠保有高度的自主性,不受政治干預或利益團體影響。過去眾多研究指出,央行獨立性愈高,愈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Grilli et al., 1991;Cukierman et al., 1992;Alesina and Summers, 1993),然而,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仍具爭議,尚無定論。在2025年舉行的全球商會峰會(Global Chamber Summit)中,明尼亞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Neel Kashkari公開強調,維持央行獨立性有助於抵禦短期政治壓力,使政策能聚焦於長期經濟目標與物價穩定。他指出,面對全球高通膨的壓力,此一制度安排的價值更顯重要。

     學術上,央行獨立性通常分為法制上 (de jure) 與實質上 (de facto) 兩種類型。前者關注央行在法律上的獨立地位,例如是否隸屬於行政機關;後者則觀察央行在實務運作中是否能不受政治壓力,自主制定與執行貨幣政策。相關研究自1980年代興起,至1990年代後發展出一系列量化衡量方法與指標,涵蓋央行總裁的任命程序與任期保障、貨幣政策決策權歸屬、對政府融資的限制、政策目標的明確性與優先序等面向。近年來,Romelli (2022, 2024) 建立的CBIE資料庫(Central Bank Institutional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已成為衡量央行獨立性的代表性工具。該資料庫涵蓋1923至2023年共155個國家,記錄42項中央銀行制度特徵,其獨立性指標以0至1表示,數值愈高代表央行在政策制定上愈不易受到政治干預。以下圖表呈現2023年部分國家的CBIE指標數值,一般而言,德國等歐元區成員國央行普遍具備較高獨立性;反觀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則因面臨較高的政治干預風險,CBIE評等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銀行在法規設計與實務運作上表現平平,CBIE指標亦未達高分。台灣方面,2023年CBIE指標為0.45,屬於中等偏低水準。前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曾指出,台灣央行在預算與人事制度設計上存在結構性問題,限制了其獨立性發揮;而現任央行理事陳旭昇則強調,央行盈餘須繳庫的制度設計,使央行在貨幣政策操作上面臨來自財政面的制約,不利於政策獨立性的維持。

    2025年6月,美國財政部公布最新一期《匯率政策報告》,將包含台灣在內的九個經濟體再次納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Monitoring List),這是自2021年11月以來台灣再度被列入名單。對於高度依賴出口、貿易依存度高的小型開放經濟體而言,匯率政策始終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之一。長期以來,台灣中央銀行採取傾向「助貶」的新台幣政策,藉由匯率干預穩定出口競爭力,也使台灣累積了龐大的外匯存底。然而,此一操作模式也引發美方對其是否構成「匯率操縱」的質疑,進而對台灣貨幣政策的自主性與透明度產生國際關切。此外,川普於2025年再次當選總統後,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他一方面強烈要求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 迅速降息,另一方面又將匯率議題作為貿易談判的戰略工具。此舉進一步凸顯全球多國央行在政治壓力下所面臨的困境,尤其是在維持貨幣政策獨立性與應對國際壓力之間,需進行艱難的平衡。

資料來源: CBIE 資料庫,https://cbidata.org/index.html

 

林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