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看板人物—蘇怡如助理教授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人們理性嗎?

 

「多數時候,相對於尚未擁有的事物,人們會更捨不得放棄已經擁有的事物,屬於我們的事物對我們來說會更加珍貴!」在行為經濟學的課堂上,聽到這裡,多數同學根據過往經濟學的理論概念,帶著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心想:「在經濟學理論裡,願意支付的購買價格會依據個人對物品本身的偏好,而不會是因為擁有而受影響吧!?」為了驗證事實,我將他們一開始參與的實驗結果秀出來,實驗結果讓同學們驚訝!已經擁有物品的同學,平均給予的訂價的確明顯高於其他未擁有物品的同學。

 

過去經濟學建立於理性(rationality)與自利(self-interest)的基本假設,在經過模型評估最佳理性選擇之下,預測人們可能的決策,也就是人們充分了解情況且做出具邏輯的最佳選擇的能力,選擇最好的方法盡己所能獲得最多的成果。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隨處可發現人們的經濟行為經常違反這些理論做出的最佳決策預測,1957年Herbert Simon最早開始強調人們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無論從吃飯、消費、工作等日常生活各種微小的選擇到人生重大決策,經常難以取得完整的資訊,即使資訊充足有時也反而更難以取捨,再加上各種心理、情感或認知偏誤等,偏離經濟學理論預期的情況隨處可見。

 

行為經濟學可謂是心理學與經濟學跨領域的結合,將真實人性帶入經濟學研究中,讓經濟學更人性化,利用社會、認知、心理情感等因素,剖析個人經濟決策背後的因素,將人們決策存在的偏誤加入考量,提高理論預測準確度,做出更聰明的規劃與決策,從而提供市場與政策規劃推動建議,近年受到主流經濟學界及各領域重視。行為經濟學已經提出許多人們決策特性,包含靠直覺決定的捷思法(heuristics)、時間貼現率特性的現在偏誤(present bias)、受他人影響的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特性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等。

 

多數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是以實驗方式進行,我們在2023年以資料實證分析發表有關行為經濟的文章,是第一篇應用行為經濟學研究農林戶的生活滿意度的研究。不同於新古典經濟理論強調絕對收入(absolute income)對個人效用的正相關,從社會比較研究中可以得知人們不喜歡收入不平等。本研究結果發現行為經濟學提出的相對收入(relative income)對個人生活滿意度影響更為關鍵,驗證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的參考依賴(reference dependent)與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但不同於過去的理論,負相對收入並未出現敏感性遞減(diminishing sensitivity)的特性。此外,研究發現相對收入與收入不平等對生活滿意度的顯著影響,提供隧道效果(tunnel effect)的實證證據,反映出政府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投資,村民平均收入有望提高,相對收入的提高有助於增加民眾對當地發展的信心,從而提高生活滿意度,提示政策實施對於優化農林戶的收入分配有其關鍵作用。主要成果已於2023年發表於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期刊,該期刊為森林經濟學領域的指標期刊 (Impact Factor 4.259)。

Yan-Zhen Hong, Yi-Ju Su, Hung-Hao Chang* (2023).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Forest Farm Households – A Behavioral Economics Approach”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148: 102916 (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