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看板人物 — 王怡修
還是會,錯得離譜。
2021年底,我寫了一篇書評,把大家關注的通貨膨脹問題放進文章主軸,想說全球主要國家都經歷了3、40年的低通膨,通貨膨脹的惡果幾乎只出現在教科書的歷史事件上、或是政府嚴重失能的國家才有的問題,畢竟多年來大家朗朗上口的都是「零利率」問題,比起遠在天邊的通膨問題,許多學者更加擔心的是通貨緊縮。因此在那篇書評的結論,我總結說無需過度擔心通膨問題。然後,我就被打臉了… (請按下方圖片連結文章)
不是只有我這麼天真,連知名的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曼去年也評斷通膨應是短暫現象。畢竟當時誘發通膨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受疫情影響的干擾因素:全球供應鏈斷鏈、塞港提高了貨運成本、缺工引發薪資上升螺旋等,既然多數國家都解封了,許多學者及決策者都很樂觀:物流會回到正軌、工人會回歸崗位,物價上漲趨勢就會緩和。
時序進入2022年,種種跡象都顯示大事不妙。上學期我開了一門「財經專業英文」的課程,幫同學選讀了一些財經時事新聞及歷史大事件的相關文章。在選定了「大麥克指數」(The Big Mac Index) 這個入門議題之後,本想說才剛開學而己,可以利用同學們熟悉的麥當勞引導出相對輕鬆的日當生活話題,沒想到找到的資料用字遣詞都很嚴肅,多家國際媒體的報導直指大麥克指數是如何精準的反應出美國通膨創下40年歷史新高的事實。是的,從1980年石油危機結束以來,美國就沒見過這種通膨數據了。
天地不仁…
負面消息接連不斷:2022年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7.5%;2月俄烏戰爭爆發,能源與糧食接著價格高漲;4月上海封城,全球供應鏈更為脆弱;6月聯準會一口氣升息三碼,作風強勢;7月美國公布的CPI年增率居然破9%,再升息三碼;8月斯里蘭卡宣告破產,多個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協助;9月英國新任首相為解決2位數的通膨問題,祭出眾人質疑的減稅政策,10月立刻成為45天的超短命閣揆;而幾天前中共20大閉幕所釋出中央政治局7人名單,更是為全球經濟前景投下更加不安的變項。
美國聯準會連續強勢升息,使得美元獨強,歐元已經比美元來得便宜、亞洲貨幣更是倒了一地,資本快速流入美國逐利,美元價位扶搖直上;美國10期公債殖利已經來到4.2%的高水準,公債市價全面下跌,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及各式基金所持有的公債不再值那麼多錢,資產需重新評估;而英國更是因為國債快速暴跌,導致持有大量國債的養老基金面臨破產危機;房貸利率跟著升高,棄貸潮在即,金融風暴蠢蠢欲動。
在這一波全球性通膨的襲擊之下,高所得國家面臨潛在金融危機,民眾資產嚴重縮水,儲蓄率降低,有些人開始遲繳房貸、甚至車貸,所得偏低的民眾受到顯著衝擊,領取免費食物的人數增加;若通膨持續下去,中產階級也會開始受影響。而低所得國家的人們更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兩年多的疫情不見國際觀光客,有些國家無法賺得外匯,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又持續高漲,外匯用磬之後便是缺油缺糧,人們生活在輪流限電與營養攝取不足的無奈現實裡。
這是我認識的經濟學嗎?
除了受戰爭催殘或外債逼迫所導致的惡性通貨膨脹 (hyperinflation) 之外,經濟學教科書將系統性的通膨區分為需求拉升及供給推動兩大類:前者是因景氣佳、需求上升,使得經濟成長的同時帶動物價上升,這也是凱因斯學派將溫和通膨視為經濟成長副作用的道理;後者則是因生產成本上漲而導致的物價上漲,但同時伴隨著經濟衰退,又稱為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以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為例,期間的高通膨甚至使得利率衝破20%、失業率也來到10%左右。
那麼這次全球通膨屬於哪一種類型呢? 真的看不懂。說是停滯性通膨,美國失業率卻低到堪稱充分就業水準;美國經濟明明面臨衰退,美元卻不斷升值,工資也持續上升;疫情過後消費支出明顯增加,但卻帶不動經濟的成長。許多教科書上的基本道理,在2022年似乎都hold不住了。經濟學學了這麼久,也親自經歷了經濟情勢受到出口導向、石油危機、產業轉型、全球化、網路泡沫、SARS、金融海嘯、Covid-19等因素的影響而大起大落,轉身發現,原來還是存在著未曾見過的經濟危機類型。在這混沌的局勢中,我得學會提醒自己,小心不要受限於以往的經驗法則而妄自論斷。